English |  

59期:种鸡用药和孵化质量问题

栏目:课堂 发布时间:2015-01-29
通常提到的孵化质量有问题,大概是指种蛋孵化率偏低或不稳,主要表现是畸形雏过多,死胎率高等。造成孵化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多种,有时会给人似是而非的误判。

种鸡用药和孵化质量问题

通常提到的孵化质量有问题,大概是指种蛋孵化率偏低或不稳,主要表现是畸形雏过多,死胎率高等。造成孵化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多种,有时会给人似是而非的误判。例如最近,笔者应邀参与了一例肉鸡种蛋孵化畸形雏过多的病案诊断分析,由此认为,在临床实践中,行业内对种鸡患病用药与孵化质量的关系,不甚明了。这里试图通过案例分析,做一解答,以供同仁参考。

山东某肉种鸡——孵化场饲养在产种鸡6栋共计3万羽,360日龄左右发生呼吸道炎症,诊断为因大风所致气温骤降引起的感冒继发大肠杆菌病。前后曾有两个单位的技术员分两次指导用药,共计用药7天。后一次用药为冀中双黄连+安达乐连用4天;同时以20%替米考星预混剂+20%氟苯尼考预混剂按规定剂量连用3天(主要防止因大杆导致气囊炎)。疗程结束,症状消失。患病期间,种鸡产蛋率稍有下降;受精率下降2%(由87%降为85%)。由于发病较轻,用药对症,康复较快,所以,这期间一直没有停止输精和种蛋收集。

接下来的问题是,患病用药期间收集的种蛋入孵后出现大量死胎、破壳无力雏、瘫痪畸形雏,总计大约占入孵种蛋的1/6。为此,该种鸡场提出疑问:查种鸡用药之前的种蛋入孵质量情况良好;用药之后一批很差,接下来的两批渐渐好转,这是不是种鸡用药有问题?比如用氟苯尼考的毒副作用造成了孵化畸形雏增多?

笔者以为,就本批种鸡论,因用药所致孵化畸形的可能性极小。判断孵化的药物性胚胎和出雏畸形,一要看用药的毒性,二要看剂量与疗程的轻重,三要看畸形雏的临床症状。本批种鸡因患病所用药物中,氟苯尼考被认为是最大怀疑对象。因为有实践表明氟苯尼考大剂量用于猪病治疗会致母猪流产与弱胎、畸形胎增多。用于种鸡时,超大剂量和长期通常剂量使用的案例中,也有过影响产蛋率和孵化效果的文献报道。据文献记载,造成这样的后果是要超过规定的治疗用量5~8倍以上,连用5天;或常规治疗用量超过2~3周以上才会发生。并且,超量中毒会有种鸡自身反应。如产蛋下降,食欲减退,腹泻等,而20%氟苯尼考预混剂按规定剂量仅用3天是不会造成中毒的,更不可能导致种蛋孵化畸形。由孵化畸形雏的症状看,出壳时可见雏鸡无力挣扎破壳,有的将蛋壳啄一小孔后死在里边。剖检毛蛋可见有的胚体呈现特征性病变:一是绒毛卷曲纠结成结节状,二是躯体明显缩小,腿关节变形,趾爪卷曲。有的体表水肿、贫血。有的病胚能出壳,但体态弱小,腿部麻痹、脚爪佝偻,难于站立。据推算,按种蛋收集5天入孵一批计,21天半出雏,倒推时段恰恰是本批种鸡患病期间所产种蛋而不是用药之后,种种迹象表明,这不传染性胚胎病,或是孵化措施不当导致的胚胎病,这更像是因患病导致的营养性胚胎病——主要是B族维生素缺乏症。

种鸡患病,有的不表现大的症状和产蛋率受精率下降,但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大增而自身合成减少,此时的种鸡虽看似正常或已经康复,但机体内的维生素是缺乏的,因而种蛋易维生素不足。

当然,也要考虑到,胚胎的发病和死亡原因有时候是几种原因共同作用的,有的症状雷同;要想准确确认就得运用排除法,先排除不可能的,再针对可能的一一对照,然后才便于认定。

例如,磺胺类药物会导致产蛋率、孵化率下降还会导致种蛋孵化畸形雏大量增加,表现为脚爪弯曲呈“握拳状”,颈部扭曲,有的一侧翅、腿大于另一侧。金刚烷胺类药物会致种蛋孵化出畸形雏,表现为双腿明显变粗,踝关节扭曲,呈外“八字”形,有的瘫痪,有的翅膀缩短向外平展,如划水样,有的单目或双目失明。

这样的症状,在本批种蛋孵化效果中,是可以排除的。

又如,种蛋缺锰、胆碱、生物素(维生素H)时,会表现为短肢性营养不良症,孵出的胚胎躯体短小,下肢短而弯曲,颈部弯曲,喙成“鹦鹉嘴”状,有的飞关节肿大,骨短粗。胚蛋中大部分蛋白没有吸收。这也是可以排除的。

而传染性胚胎病,如白痢,是发生最多的细菌性胚胎病。在孵化中期开始发生死亡,孵化到第19天为死亡高峰。剖检可见卵黄凝结、肝、脾肿大,心肺表面有细小坏死结节,直肠有白色尿酸盐蓄积。病胚大多数可以出壳,在10日龄内陆续发病并传播。

如果是病毒性死胎。种蛋含有新城疫病毒,入孵后最初几天胚胎就死亡,因而不会垂直传播。种蛋含有传支病毒,可致死胎,但不会传染给下代雏鸡。种蛋含有禽脑脊髓炎病毒,孵化鸡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和肌肉营养障碍,少数鸡勉强出壳后即表现为腿软无力和瘫痪,大多在10日龄内发病。这些,同样是可以对比排除的。

冀中山东公司技术顾问  王中秋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