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记者走进贵州独山牧原农牧有限公司,6层高的电梯楼内,上万头生猪正享受着“智能化生活”——自动饲喂系统精准投喂营养餐,恒温空调保障四季如春,电梯实现楼层间高效转运,而粪污处理系统则将粪便转化为有机肥,形成闭环生态链。
在这座占地180亩的立体化养殖场里,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,可实现年出栏生猪10万头,相当于传统平层养殖场300亩土地的产能。
“过去3年,我们的生猪年出栏量从1.04万头增至18.68万头,如何让生猪养殖各个环节变得更高效、更安全,是公司调控成本的首要问题。”贵州独山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樊玮华向记者介绍,这栋6层立体养殖“公寓”,配备有饲料自动输送系统、环境智能调控装置和生物安全防护体系,通过电梯实现各层间人员、物资及猪群转运,较传统猪舍能够节水70%、节地80%,每头生猪饲养成本降低15%。
此外,在生猪育肥阶段,通过机械化设备,1名饲养员便能高效管理多达1 000至2 000头生猪,大幅提升了养殖效率。
“我们现在基本实现了智能化管理猪场的目标。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巡检系统,能实现对猪舍整体环境信息实时采集,配合智能巡检机器人,搭载摄像头、麦克风、热像仪、温湿度传感器等智能设备,通过采集猪群的图像、视频、声音、体表温度、环境温度、NH₃、CO₂、粉尘等数据,进行信号及图像处理、智能识别,找出异常的特征,识别猪只异常的类型,诊断出猪只所患疾病,进行疾病防控,保证猪群处于健康状态。”樊玮华说。
目前,公司已建成3个规模养殖场,辐射上司、基长、玉水三个镇,共有存栏生猪9.69万头,其中,育肥猪4.65万余头、仔猪4.06万头、能繁母猪0.98万头。
同时,公司实施以“养殖—水肥—绿色农业”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,免费在场区周边铺设管网,为周边农户、种植户提供水肥,改善土地肥力,助农减投增收,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。 
近年来,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,贵州独山牧原农牧有限公司不断以科技革新破解发展难题,以产业融合激活产业经济,持续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。
如今,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层叠的“生猪公寓”,智能化饲喂系统准时启动,独山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,正随着电梯的升降徐徐展开。(独山县融媒体中心 谢煜)
独山县融媒体中心
免责声明:本网站图片,文字等信息如果涉及图文版权问题,请及时通知我们,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。
来源: 天眼新闻